民間藥酒製作
中國自夏商時代即已知釀酒,並逐步將酒與藥結合製成藥酒,用於療病養生。古來許多醫藥書籍皆有藥酒及其應用之記載,如《黃帝內經》《金匱要略》《太平經惠方》《本草綱目》等,均列舉各種不同用途的藥酒,並精闢闡述其製作與服法。藥酒可作為內服湯劑,亦可外敷,製作簡單,適合家庭自製。然而,應根據個別需求調整藥劑配方,並在中醫師監製或中藥專家指導下進行。
酒是良好的有機溶劑,能溶解水溶性物質、揮發油、內酯、芳烴類化合物等,藥材中的有效成分多可溶於酒中。藥酒正是利用酒的特性來提升藥效,並促進人體對藥物的吸收。《漢書》稱酒為**「百藥之長」**,因其能通血脈、行藥勢,使藥物發揮最佳效果。
藥酒製作方法
藥酒的製作方式多樣,常見的方法包括:
- 釀造法:將藥材與發酵酒同時釀造
- 浸漬法(家庭常用):將藥材直接泡於酒中
- 淋法、滲漉法:適用於大規模製作
家庭製作藥酒(浸漬法)
- 選擇酒品:常用白酒(燒酒),酒精濃度 45%~60%。酒精度越高,溶解藥材的能力越強。
- 藥材準備:先清洗藥材,烘乾,切成薄片或粗末。
- 比例調配:視藥材吸水量而定,酒與藥材的重量比為5~10:1。
- 泡裝容器:選用陶瓷或玻璃製品,並以水煮沸或75%乙醇消毒。
- 浸泡過程:將藥材放入裝有酒的容器中,密封後置於陰涼處,每隔幾天搖晃一次,1~3個月後過濾渣滓即可服用。
藥酒用量
- 成人每日限量 60 毫升(cc),不可過量。建議服用方式:
- 每日 3 次,每次 15~20 毫升
- 或每日 2 次,每次 30 毫升
- 飯前或睡前空腹服用效果最佳,但祛風濕藥酒則宜飯後服用。
- 注意:藥酒含乙醇,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肝硬化、神經系統與心臟損害。
藥酒禁忌
⚠
不可與以下西藥同服:降血壓藥、利尿劑、鎮靜安眠藥等。
⚠
有以下病史者,需謹慎服用:
- 肝臟病、原發性高血壓、嚴重心臟病患者,需由醫師指導服用。
- 胃潰瘍、慢性胃炎患者,因藥酒易刺激胃部,禁忌飲用。
- 乙醇過敏者應避免服用。
- 孕婦及重症患者禁止服用,除非醫師特別許可(醫療行為不受限)。
藥酒貯藏與保存
- 藥酒含 20% 乙醇即可防腐,一般藥酒濃度較高,可長期保存,但需存放於陰涼處,避免日光直射。
- 配製多種藥酒時,務必貼上標籤,標明配製日期、藥酒名稱、主要功效,避免時間過久造成混淆。
備註說明
- 酒的分類:依據釀造原料、方法與風味,可分為白酒、黃酒、啤酒、果酒、配製酒等五大類。
- 低酒精濃度(20%以下)藥酒易變質,夏季須冷藏保存,且一次不宜製作過多,以免腐壞。
